编者按:秦尊文教授研究汉江流域经济20多年,成果颇丰。近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与规划》,部分内容系首次公开刊发。现撷取若干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篇目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与规划》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韩国都有“汉江”。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韩国围绕汉江开展国土开发,取得辉煌成就,为中国汉江的开放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一、韩国“汉江奇迹”和中国汉江流域简介
韩国汉江发源于太白山脉西麓五台山,在中游两水里处与北汉江(317公里)汇合,绕过首尔东南,于河口处与临津江(254公里)、礼成江(174公里)相汇,注入黄海的江华湾。河口形成溺谷,呈喇叭状。全长514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流量大,冬季结冰。沿岸河港和渡口众多。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电站,中下游平原广阔,是重要农业区。航运和灌溉价值大,航程330公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围绕汉江开发,韩国快速崛起。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82亿美元,2013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340亿美元,雄居世界第14位。韩国在半个世纪内取得了如此成绩,在世界范围内都实属罕见,令人瞩目。由于汉江是韩国最重要的河流,所流经的区域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韩国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汉江经济崛起的过程,因此韩国的经济腾飞现象被称作“汉江奇迹”。
中国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平方公里,涉及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河南、湖北6省(市)的20个地(市)、78个县(市),在历史上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江河淮汉”。汉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好,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地,其中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今年10月将向北京送水;中下游地区是南襄盆地和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其中南阳和襄阳都是粮食产量过百亿斤的产粮大市,汉江中下游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比较发达。汉江流域连通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地理区位优越,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区内有襄渝铁路、汉丹铁路、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福银高速、京昆高速等国家交通干线,交通发达;区域人口密集,自然资源丰富,港航条件较好,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有潜力的区域。
二、韩国“汉江奇迹”的经验
韩国人常自豪地称汉江是韩国创造“汉江奇迹”的源泉。在汉江开发中,他们创造出成功的经验。
(一)注重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汉江不仅贯穿了韩国的土地,也贯穿了它的历史,见证了它所发生的一切。在世人眼中,汉江代表着韩国,而首尔是汉江开发乃至国土开发的龙头。汉江开发重视增长极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韩国“汉江奇迹”的重要原因。在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韩国政府重视增长极的带动作用,用政策支撑增强首都首尔的经济竞争力,把首尔培育成韩国的核心增长极,在仅仅0.6%的国土面积上聚集了全国20%以上的人口,长期以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接近全国的六成。随着首尔经济的崛起,其扩散效应显现,并与周边中小城市梯度分工、战略合作、错位竞争,形成了首尔都市区。目前包含仁川市和京畿道在内的首尔都市区的经济总量接近韩国的一半,呈现出很强的辐射作用和很高的首位度。韩国充分发挥大城市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有效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汉江奇迹”就是首尔奇迹,而首尔奇迹代表着国家奇迹。
(二)严格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为充分发挥汉江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潜能,韩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对汉江的水利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制订了《河川法》《水质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条例。例如,《水源地保护法》规定,凡是处于上水源的地域,一律设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工厂等设施,对林木不得乱砍滥伐。上水源地区的排污量,实施“总量控制”,即排放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数量,超出者重罚。为落实法规,中央政府环境部专门设立了“汉江流域监视厅”,负责水质的保护和监察。汉江流域的各级政府也分别设立了环境科,进行实地监督和巡视,对违背法规的情况进行取证,将证据提交司法机构。按情节进行处理。在封堵污染源的同时,韩国政府还在汉江流域建成了9座净水和4座废水处理设施。目前,汉江平均每天可向首都地区提供619万吨饮用水,人均供水量约高出全国平均的20%。在废水处理上,日处理能力达506万吨。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韩国的全民参与意识十分强烈。韩国“绿色环保联合会”有几万名会员,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保护和监督网。他们与新闻媒体配合,对有损环保的事例予以曝光。由于韩国对汉江流域水资源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保护,目前汉江的水质已达到2级国际标准。汉江里的鱼类,1987年为42种,目前已发展到57种;汉江流域的植物种类也由前10年的580种,增加到目前的748种;鸟禽有35种。汉江流域已逐步发展成为韩国的生态乐园。
(三)审时度势地调整产业政策
在韩国长达半世纪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韩国应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不断调整产业政策,在一定历史阶段重点扶持不同的产业,规避内外部挑战对经济发展的威胁,抓住外部发展经济的机遇,实现产业升级,有效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韩国政府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出口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发展很快,韩国经济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挫折,对此,韩国政府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在坚持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上,重点扶持重化工业,确定了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汽车、石油化工、电子、水泥、陶瓷器、纤维工业十大战略产业,这次产业调整政策为韩国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提升韩国的国际竞争力。到了八十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韩国产业结构难以适应科技进步的潮流,对此韩国政府又一次对产业政策进行了大的调整,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重点发展电子、精密机械、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扶持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韩国经济也因此受惠,避免了当时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不前的现象。在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韩国政府又将电子信息、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工程、精密化学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提升产业竞争力,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遭受巨大打击,但韩国也很快就得到恢复,这和它打下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进入新世纪后,韩国在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2000年,韩国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此后,还制定和完善了包括《文化产业促进法》《演出法》和《电影法》在内的十几部相关法律。韩国政府还对文化产业实施了一整套激励机制。比如,设立“国务总理奖”“文化观光部长官奖”“出口奖”等奖项,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金奖励。除了丰厚的奖金,国家还为获奖单位提供国内外经营出口的多种优惠。正是由于这些政策引导得当,才有了“韩流”席卷中国、日本等国,并影响全球。
梳理韩国50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可以看出,韩国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审时度势地调整产业政策,促使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大企业先导发展扶持模式
韩国经济的成功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财阀经济。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指导下,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韩国政府为更多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对大企业进行很多政策性的扶持和倾斜,保护有竞争潜力的企业优先发展。这种政策把资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起来,使部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依托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大企业完成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同时韩国根据技术结构和层次对区域产业进行结构布局,建立研发中心,在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区域间的扩散效应,推进产业创新体系的完善。
在这种以大企业为先导的发展模式下,大企业集团在韩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韩国90%以上的经济产出都是只由十几家大企业财阀完成。大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成为经济起飞的重要的推动力量,带动了整个韩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五)大力推行科技兴国战略
在韩国经济增长中,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十分明显。在韩国经济起飞的头二十年,主要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1982年,韩国提出了“以科技为主导”的战略口号,并先后制定实施了数项五年科技发展计划,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进入九十年代,韩国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大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在推行科技兴国战略过程中,建立半导体、电子、精密机械、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群,研制和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推动外贸出口,有效增强了韩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有关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技术进步对韩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分别是:1970~1979年为12.84%,1979~1990年为l8.70%,1990~2000年为35.54%。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国民财富严重缩水,很多人认为韩国的“汉江奇迹”就此终结,然而,在危机后不到两年时间,韩国又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1999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0.1%,即使在随后的网络泡沫经济破灭、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时候,韩国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韩国经济表现出的高韧性,是与韩国政府长期推行的科技兴国战略密不可分的。
三、给中国汉江开发的启示
韩国“汉江奇迹”是国家奇迹,中国汉江的地位没有韩国汉江地位重要,主要涉及地方区域层面,但“汉江奇迹”仍然给中国汉江开发以多方面的启示。这里,可以归纳为“两个正确处理”“三个更加注重”。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韩国出现“汉江奇迹”,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韩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韩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的政策,将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有效结合起来,由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计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控制和诱导社会经济要素的流动,并由市场完成资源的配置,促使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韩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把市场运行纳入到政府规划的轨道。因为市场具有幼稚性,纯粹的或放任的市场经济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政府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干预手段全方位组织国民经济活动,为市场发挥正常功能设计了一个框架,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和一系列顺应环境变化的产业政策、规则等,把市场运行纳入到政府规划的轨道;另一方面是市场机制在政府制定的框架内发挥作用。在政府干预的基础上,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关系的共同作用促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政府和市场机制的有机融合,构成了韩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吸收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优势,共同促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国民经济有序、较快的发展。
中国在汉江经济发展中,要全面深刻理解中央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现在不少人理解片面,认为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就是政府“退出”或者不管。这是错误的。我们在汉江开发中,既要做到政府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又要在经济活动中要成为服务型政府,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制定合适本区域的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向禀赋优势产业自主发展,而不是政府无所作为。
(二)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沿海地区受到较大影响,作为内陆的汉江流域经济没有“伤筋动骨”。这导致一些人产生错觉,认为国家现在强调扩大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局面,而汉江流域外向型经济长期远远落后于沿海,本来就不太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歪打正着”率先达到了中央的要求,外需不行是好事。其实,这是错把落后当先进,错把劣势当优势,严重误解了中央精神。中央要求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同发力,汉江流域出口“跛足”恰恰说明了落后,丝毫不值得夸耀,我们千万不能掉入所谓的“内需优势陷阱”。目前,沿海地区在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我们如不做有心人,将会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掉队很远。我们必须既要着力扩大内需,又要加快扩大外需,大力补齐自己的短腿,实现两条腿走路。
韩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高,但一直坚持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自然资源,发挥本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健全的轻工业体系,将工业品出口欧美市场创汇,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资本生成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韩国民间还建立有最大的对外贸易企业组织非盈利民间机构——韩国贸易协会,拥有超过65000家会员企业,在加强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调查研究、组织会展、提供各种贸易信息、咨询业务指导、会员服务、培养贸易专业人才、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韩国外贸持续取得快速的发展,其出口额从经济起飞之初1962年的0.54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5597.2亿美元,52年间年均增长19.46%,2013年外贸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极大地推动韩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汉江流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狭小和闭塞,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力度相对较小,更多时候需要区域外市场的支持。我们开发汉江流域,除了鼓励企业扎根本地区外,还要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争取扩大本地区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外部市场的需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更加注重汉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韩国人把汉江洁净的江水比喻成“民族的乳汁”,倍加珍惜和呵护。首尔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汉江在首尔市区部分为41.5公里,为实现两岸“公园化”,首尔市专门成立了汉江市民公园事业所。1980年,首尔制订了汉江的综合开发计划。目前,汉江两岸已建成12座各具特色的公园,总面积达40平方公里。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水族、自然生态、健身、体育等,每年投资730亿韩元(1美元约1000韩元)。为管理江畔公园,市民公园事业所下设环境、治水、绿地等9个科室。在环境管理上,首尔市制订了《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在公园内乱扔废弃物的人,最高罚金为100万韩元。为监督和惩罚违法行为,公园事业所拥有165名环境监督警察,日夜对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韩国政府规定,汉江不许行驶运输船舶,只允许部分游船航行,江边不得开地种田。有一家企业曾经在汉江的一个岛上私自倾倒垃圾,被揭发后该企业被迫关闭。此后,汉江流域再没出现垃圾倾倒场。
我们也要依法治江,搞好汉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增强森林的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能力。加强丹江口库区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减少库周人口生产生活对库区水质的影响。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批复》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落实项目、强化管理,确保丹江口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要求。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对流域涉水重点排污单位持证排污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管,督促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严格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流域内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争取实现增产减污。对流域内氨氮、总磷、COD等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确保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所属水功能区的管理目标,定期公布监测结果。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施肥等技术,采取灌排分离等措施控制农田氮磷流失,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四)更加注重大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韩国经验证明:大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相对来说更有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环境。在汉江流域开发的过程中,要鼓励企业积极抓住市场机遇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培育优势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本地区企业竞争能力。从汉江流域的实际出发,还要发展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要通过各种市场手段,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汉江流域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企业集团化,形成更多更强大的企业集团,才能与国外大企业抗衡,并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借鉴韩国经验,结合汉江流域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的模式有: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扩大产品规模组建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资产为纽带,向优势企业集中,扩大经营范围的模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以产业链为衔接,向上游原材料延伸或向下游精深加工延长的模式,组建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提供成套设备为核心,把相关的专业化生产厂家组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态势,汉江流域各地必须尽快通过包括兼并重组、财政金融政策配套的各种激励方式,打破行政区域的阻隔,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的迅速形成。
(五)更加注重大城市的增长极作用
韩国依托首尔这个全球第二大都市的强劲拉动,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要将中国三千里汉江打造成“新的区域经济带”,创造“中国汉江奇迹”,也需要马力强劲的“发动机”。
当然,襄阳与增长极的目标要求目前还有很大差距,应加快发展。要利用与韩国一些地方文化上的渊源关系以及韩国在湖北有总领事馆的优越条件,主动引进韩资,积极探索建立“韩国工业园”,为中韩两国的汉江开发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