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2021年第7期珞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总第15期)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本期论坛由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主持,通过线上会议和现场会议同时进行。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教授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历程回顾与协同发展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秦尊文教授聚焦“空间经济发展规律与区域发展新模式”“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及建设进展”和“新时代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结合实地调研和研究经历,详细介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历程、成效和未来展望。
关于“空间经济发展规律与区域发展新模式”,秦尊文教授从空间集聚经济、增长极、梯度推移等理论出发,详细梳理了城市群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秦尊文教授介绍,城市群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城市空间集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秦尊文教授指出,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并不能有效解决城乡发展问题,中国需要大中城市和城市群拉动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及建设进展”讲解过程中,秦尊文教授介绍,伴随国家推进长江中游港口群建设、汉长昌环状高铁逐步形成、武汉经济协作区运行多年、民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在鄂湘赣三省早期推进合作过程中,交通旅游领域率先突破、商务产业积极跟进、社会事业合作顺利破冰、民间力量积极介入、市县交流更趋活跃,与此同时对于三省合作境外国外高度关注、理论探讨蓬勃开展。2012年8月2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首次进入国务院文件,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决策。
关于“新时代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秦尊文教授认为应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动将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发挥鄂湘赣红色文化优势,挖掘红色资源凝聚高度共识;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动车组”作用,继续巩固提升武汉龙头地位,做大做强长沙、南昌,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中小城市走特色发展之路;四是要积极发展引领型产业;五是充分发挥三省科教优势,加强城市群内部跨区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市群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设,通过联合攻关与技术协同创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六是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优势,增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与会师生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过程、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典型案例、面临的挑战和瓶颈、新时期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展望等话题,进行深入细致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