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三峡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会议由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三峡大学、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联合主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秦尊文教授受邀作题为《三峡工程对长江经济带的巨大作用》的主旨演讲。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李浩教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田野副教授等参加了线上会议。
三峡工程对长江经济带的巨大作用
秦尊文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正式启动。今天,时值三峡工程启动30周年之际,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三峡大学、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三峡工程启动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我代表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向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我发言的题目是“三峡工程对长江经济带的巨大作用”。因为三峡工程在湖北,“长江经济带”这一名词最先出现在湖北,我作为湖北专门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学者,在这里把三峡工程和长江经济带两者结合起来讲一讲。
一、三峡工程的热议开启“湖北长江经济带”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的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计划。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修建三峡工程问题。1958年1月,毛主席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两种不同意见的汇报后,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同年2-3月,周恩来亲自查勘三峡,并在轮船上主持了兴建三峡枢纽工程的会议。后来,由于三年经济困难和十年内乱,延缓了三峡工程上马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峡工程又提上了党和政府的议程,并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热潮。1980年7月,邓小平视察了三峡坝址,在武汉召集中央领导同志研究三峡工程。会后,国务院决定由国家科委、国家建委负责组织论证,提出意见。1984年,国务院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后,原则批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后,各界人士提出了各种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要求水电部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86年水电部组织全国各方面专家412人,分14个专题进行论证。同时,国家科委配合论证、组织300多个单位的3100多名科技人员对45个专题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400多项科研成果。经三年努力,14个专家组成了专题论证报告。1989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论证成果重新编制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80年代中后期,“三峡工程上马”成为长江流域尤其是湖北省关注的焦点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热议。1985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筹)并办公,1987年3月正式挂牌。从开始办公起,该所就三峡工程建设、长江流域开发向国家和省提供了许多建议。1986年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一起调研,调研成果形成专著《长江经济研究——综合开发长江的构想》,主张建设“长江产业密集带”,并作为我国的一个经济发展战略。之后,长江所研究人员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研究”课题组,出版了国内首部《流域经济学》。随后,又出版《长江经济开发战略》。
1988年春,为搞好沿江开放开发,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试验区。4月20日,湖北省政府发出《关于设立沙市、鄂州、黄冈三个经济改革开放开发区若干政策的通知》。7月7日至13日,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湖北省沿长江部分地市县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沙市市召开。省委书记在会上指出:“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择优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作为湖北省在中部崛起的战略突破口,带动全省的发展。”这是第一次公开出现“长江经济带”这一用语。很显然,这时候的“长江经济带”仅限湖北省境内。1989年,湖北省委提出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三峡工程处在上马的前夜,特别是一度筹备设立“三峡省”,更是将社会对三峡工程的关注度推向高潮。尽管这一时期三峡工程还在论证过程中,湖北还是借助三峡工程热议的浪潮开启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
二、三峡工程的建设催生国家“长江经济带”
继湖北之后,第二个由官方提“长江经济带”的是安徽。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时隔两年,国家又宣布三峡工程上马;1994年12月14日,三峡大坝工程在宜昌市三斗坪正式动工。对于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来说,上有三峡工程,下有浦东开发,的确机遇千载难逢。1995年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6-2010年)》,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
1992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四川既无海、又无边的情况出发,抢抓三峡工程即将上马的机遇,及时制定了“一线两翼”发展战略。“一线”就是四川境内的沿江地区(含重庆),“两翼”是指川东、攀西。1997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1998年5月13—15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九届协调会在重庆举行,这是重庆在直辖之后首次承办协调会。会议提出由重庆市牵头编制《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6月16日,三峡船闸开始试通航。6月25-2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其沿江8市的党政负责人云集泰州,宣告江苏正式启动沿江开发战略。
2006年5月20日,三峡工程全线修建成功。2008年三峡工程完成试验性蓄水任务,并在年底宣布工程全面竣工。年底,湖北省委宣布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2009年3月开始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总体规划》,5月8日举办“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研讨会”。
三峡工程的决策上马和建设推进,特别是与浦东开发遥相呼应,调动了沿江主要省市参与长江开发的积极性。由于沿江各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共同努力,终于将长江经济带推向国家战略。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9月,“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正式提出,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12月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明确长江经济带范围为11个省市。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关于三峡工程的讨论、热议“开启”了湖北长江经济带,那么30年前三峡工程的决策上马、开工建设,则进一步调动沿江各省市积极性,“催生”出国家战略层面的“长江经济带”。
三、三峡工程的运营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
三峡工程本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长江开发工程,并为全流域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良好条件。她的建成营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三峡工程护佑长江经济带
三峡工程首要功能是防洪、是“保命”。新中国建立前,长江洪水时常泛滥。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大的洪涝灾害就发生了1029次,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长江防洪治理,但仍然受到洪水威胁。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水,受灾人口1888万人,其中死亡3.3万人。1998年发生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抗灾,仍然因灾死亡1320人。而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经三峡水库调蓄,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使长江变成温顺的龙,不再泛滥。即使遇到类似于1870年型特大洪水,通过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高度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能减轻对武汉大都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湖南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通过联合调度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积极实施蓄滞洪区、洲滩民垸、排涝泵站等水工程联合调度,取得了流域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护佑长江经济带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三峡工程照亮长江经济带
三峡发电机组布置在三峡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三峡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三峡机组从2003年7月起陆续有机组投产发电,有效地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在来水量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近1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替代5000万吨的燃煤、约减排1亿吨二氧化碳和150万吨二氧化硫,是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当之无愧的“清洁能源主力军”,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江经济带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峡枢纽使东西各1500公里、南北各1100公里范围内的全国电网连为一体,对稳定全国电网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三峡水电不仅照亮了长江经济带,也照亮了半个中国。
(三)三峡工程畅通长江经济带
三峡水库实现175米水位蓄水以后,消除了坝址至重庆之间139处滩险、41处单行控制河段和25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宜昌到重庆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3.4~4.5米,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由三峡水利枢纽建成而形成的三峡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并且经三峡水库的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以从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从而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正是三峡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长江中上游航道条件,真正使“黄金水道”发挥出“黄金效益”,使长江经济带成为黄金经济带。
(四)三峡工程润泽长江经济带
三峡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393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和沿江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三峡水库的形成,实现了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愿望。枯水期结合发电对下游补水,出库流量一般大于入库流量1000-2000立方米每秒,在蓄水期间,还可根据下游来水状况,适时调整下泄流量。三峡工程的补水功能,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三峡工程引领长江经济带
除了上述功能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还有旅游、养殖、生态等多种功能,并对长江经济带的综合开发起着引领作用。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峡坝区,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他对三峡工程给予了高度肯定: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看了以后非常振奋。他说:“试想当年建设三峡工程,如果都是靠引进,靠别人给予,我们哪会有今天的引领能力呢。我们自己迎难克坚,不仅取得了三峡工程这样的成就,而且培养出一批人才,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能力感到自豪。”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是三峡工程的建设主体,也是运营主体。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三峡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专门开展长江大保护,负责与生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相关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技术研发、产品和服务等,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